对于这种学生来说,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多学科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设计的价值。学生本身对自己也应该很有信心,他总不能说我可是个屌丝,我没有那么好的概念,我们告诉他,不是的,你就是这个领域中的高富帅和白富美。谢谢。
管少平教授:谢谢,在我的理解,在大的尺度上是文化的边界,大的文化冲突,小到国家的边界,再到族群的边界,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有边界,管是实物上还是心理上,还是精神上的,还是在知识的定义上,我想边界总是存在的,边界的突破总是存在的。刚才各位专家从不同的方式,都讲了突破的问题。今天既然是围墙出现在今天的会议主题上,就是时代触发我们对围墙的重新认识,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我跟学生讲,将来是跟各个语言系下,各个文化系下,必须要知道你的边界,同时要模糊你的边界,我们在各个职业的领域中也是这样,我本人也是从工程界过来的回到高校的,也知道在每个领域中自己不同的专业视角,自己不同的专业间的边界是多么的清晰,要冲突这个边界达成充分的理解和融合是那多么的困难,但是要达成优秀的结果,因为自然界没有给我们分专业,我们要解决的事情没有给我们分专业,作为社会这个边界不可以过分的强调,所以围墙与突破,边界与模糊边界,静态的边界和动态的系统间就有赖于每个人用自己的智慧去把握。
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叶 昊:我们在中国文化里面,墙不叫墙,我们叫樊笼,我们需要打破樊笼,有一个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们海绵城市主题是自然的积存,自然的渗透,自然的净化,这就是我们自然平衡之道。
Karin Helms:海绵城市来说这是非常大的项目,这个项目应该让更多年轻人来参与,今天这样的会议,相信学生们学到很多,比如围墙,如何建立连接点,找出突出点这都是非常好的概念。
Margaret Crawford:对于海绵城市来说是非常意思的话题,非常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是一个资源使用者,也可以做资源的贡献者。谢谢。
由 杨:边界是一个观念,当我们跳出二维世界,朝一个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目标引领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得更远。谢谢。
SueAnne Ware:在我的观点中,作为景观设计师必须要将理念深深的跟文化和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多一些探究,作为学生来说,请你们多关注景观的内容而是形式,多关注文化的内容而不是表面。未来能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一定是最可持续发展的。
黄 新:我们从事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不管怎么思考,怎么考虑,世界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观看他的角度。
唐孝祥:我们在围和的墙里面讨论围墙,目的就是借助结合走向融合,实现和合。
翁苑钧:只要每个人心里面的墙拆掉了,不管小区的围墙还是跨越的阻碍,甚至国际上的学术交流都是没有问题的。
管少平教授:谢谢大家。
本稿为大会速记稿,未经作者确认,难免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