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艾景奖]2016 LA+辩论会:围墙
市场动态

[艾景奖]2016 LA+辩论会:围墙

来源: 中国园林网 作者: 日期: 2016/11/20 17:30:35
以往单纯搞风景园林专业的同仁们,可能在自己单纯比较窄的领域中工作,可能较少的遇到与围墙相关的问题,作出比较单纯,前一轮的专家已经提到,由于多专业的合作已经引发在实践,在研究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围墙就被提上了主题……

我想给大家再立一座桥,这个桥在大家的心目,在大家的头脑里。我希望立的墙,大家在这里面是自由的网络,利用这堵墙形成一个院子,风景园林设计师能够真正将自己的想法独创出美好的作品,这需要有很多专业的基础,就是专业融合。比如以我个人为例,我是理工男,本科学国民经济管理,大家我知道什么是国家政策,什么是国民经济,什么是投入产出,一高兴又学了法律,知道了规范、法律法规,一高兴又学了旅馆管理,后来又看了城市规划需要资质,又注册了城市规划师,我既然还可以画一点东西,还可以指导很多景观设计师的作品,甚至自己还动手画画。告诉大家我还会写诗,只有懂得诗情画意的人,懂得美的人才可以作出好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需要大量综合性的知识融合理解和沟通使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美是什么,中国的美是意境,中国一幅画两米长,画一个特别不符合透视比例关系的老头带着脑子坐着小船,让我们看这个老头至少有2千米高,但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西方是线条,一根一根线,找不出来就发现不了美,怎么设计,怎么做出来,什么怎么引导施工队。我觉得是特别重要的。希望大家在心中给自己砌一堵墙。

管少平教授:不管在学术研究还是实践中,这个过程是不断发生的,所以下面想请各位谈谈在你们的学术研究或在你们的实践中,你如何在不同的边界间寻找突破和寻找变化,冲破,合作,融合的可能性,希望你给年轻的学生提供一些方式方法上的指导。

翁苑钧:我想以在景观里面的小分支绿化设计为例给大家讲讲,在这个专业方面我们如何将这个墙拆掉的。大家知道绿化设计这个小分项在景观设计,尤其在中国现在已经到了景观设计发展的瓶颈,而且是中国景观设计三大短板之一,主要问题在于设计的逻辑不清楚,图纸不落地,以人为本的功能景观和生态没有纳入设计中。当然在跨专业合作中,设计方和施工单位基本上没有合作。设计方跟施工单位往往会吵成一团,这是我们的现状。

当我当甲方,对于设计单位施工方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责任的不同。再牛逼的施工单位,做成千上百的项目,对于发展商来讲,我们的项目往往是唯一的,因此不允许出现任何的错误。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在这个过程中,迫使我做了一些转型,第一是需要整合资源,我不管遇到怎样的设计单位,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施工单位,以及材料是否要到位的情况下,要保证景观设计、绿化场景在有效的成本中完成效果。

其二,我们设计单位可能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把成本考虑得比较少。对我们甲方来讲,尤其是发展商把房地产作为一个产品来看待的生产商来讲,实际上成本是尤其重要的。当然我们在这个整合过程中,绿化设计是很难按图施工的,怎么办?我们往往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我们在材料不够的情况下必须要完成。实际上我自身的工作经历不断的转型,迫使我走向比较成熟的道路,在设计、施工、材料方面进行整个产业链的把控。从最初的策划到最终的绿化养护都要考虑到。

在拆掉围墙跨专业的时候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变化,而且要自己寻求变化,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围墙给打破,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做一个转变,这可能是我对年轻设计师的一个建议。

像今天交流非常好,我学到很多的东西。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参加各种交流,这样让我们视野更开阔,有了视野上的开阔才能给勇气做支撑,才能有勇气打破自己,这是我自己对于专业跨界,拆掉专业围墙的一些经验分享。

唐孝祥:一个就是在计划中10%都是由景观师完成的,从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如此,这是一个规律。第二,我们聘请不少从事专业的人员,给我们学校担任硕士和博士生的指导老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硕士阶段的75%的比例是专业型的,学位型的越来越少。要求我们提高业界老师实操比例。我听说清华大学全是专业性的,因为我们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清化,一个浙大,这是其他全国各校模仿的形态。

第二,从专业的学识和个人得情况来看,我也是一个新兵来学习的,从专业来讲很不好意思,我在大学是学英语专业的,硕士是学美学专业,博士是建筑学专业,现在是从事风景园林美术学专业。我们国家2011年进行学科调整的,才有风景园林一级学科。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学科的建设,正因为这这样这是新兴边缘交叉学科,越是交叉越是机会多,我把1945年到1972年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做了研究,他们之所以获得重大的科学研究,就是因为他们的研究的领域在交叉学科,又意味着每做一步都是前人没有的。正因为是边缘交叉,难度也很大,要求知识面广,要从生态、美学、科学、文艺各方面都要涉及。

肯定是隐型层面的,必须在把握有形的基础上思考,只有这样才可以越做越好,这个学科也就希望了,你离幸福的那天和目标就越来越近了。

管少平教授:Margaret Crawford教授你现在美国也了解中国,围墙不管是学术领域探讨,还是在中国看到的实践,你结合美国的经验,给年轻人讲讲和在跨专业间,在研究和实践上提一些建议。

Margaret Crawford:这些墙其实是一个概念上的设施,现在对我们来讲,刚才讲的墙在美国更多是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分割,在英国英语中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公用是指人民所有,或者政府所有的,它可以让所有人都参与,都使用的,虽然它可能会代表个体的,个人的,所以对我们来讲讲到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的时候,所有的专业人士,在设计的时候就专门针对客户是谁,要建立的规划是针对谁的,是要服务谁的,他们对墙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最重要就比如在中国要做好的景观设计,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墙进行规划,其实最为重要的就是你到底是为谁设计,为谁规划的。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个人本身。

这也意味着人们是要如何使用空间,他们是否能够接触到这个空间。我们讲到所有景观设计和规划都要回答的就是如何去接触大空间,如何使用空间的问题。在美国这些方面也有相关的讨论,我觉得对所有的学生朋友来讲,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要墙吗,还是不要墙?在这方面要考虑墙的目的是什么,要墙还是不要墙。

管少平教授:你在法国,如何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部门间协调和合作?

SueAnne Ware:首先讲到了看墙问题的时候,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跟很多人进行合作,所以在我们进行合作的时候,要确定大家都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一些公共项目要跟公共部门协调,在各个情况下都要考虑怎么样和人合作。有时候一个项目会耗时非常长的时间,主要是因为很多部门间需要协调和沟通,对每个人来讲,我们都是说着不同的语言,对景观设计师来讲,我们中间有一些沟通的术语,但是专业知识如何能够更好的让与我们共事的人了解,而且也能够和我们进行合作。但是对这点来讲,我们需要和人进行合作。对设计师来讲也必须要懂得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讲了也包含各种各样的学科,比如有的学生跟我做了多种多样的项目,我们对这些学生的学术知识和背景也有相关的要求,希望大家可以学到更多的信息。

管少平教授:我要特别请Karin Helms教授讲的,你多次来中国,到了中国很多的学校,这次尽管是行业协会,但是还希望你对学生讲讲,在教育生涯中如何引导学生作不同专业中学习和探索。

Lisa Mckenzie:我跟大家聊聊我们在澳大利亚的经验,你提的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呢?那就是带动着整个团队不断的做一些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事情,这已经有十五年之久。现在项目都是与商业有合作,包括在各个地方建商业和学校等等,这些都会涉及到景观设计。我后面又在商业里面工作了二十多年,我带领学生在学术和实践上做了很多项目。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多参与,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书本的知识,如果你没有很好的锻炼机会,一切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作为学生来说,希望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认知的事物会越来越多,对社会的认识将会更加的丰满。作为导师来说要做什么呢,就是帮助他们开拓眼界,要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有时候作为老师,你给他们的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引导一个好机会就足够了。很多时候每个学生都希望发挥最佳的长处,我在做景观设计的教学中,我很喜欢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获取关于传统和围墙的作用,还有关于景观设计以及立体景观平台的设计,很多方面都是跨学科的,这些跨学科的思维能够带给他们关于未来的思考,如何在中国、在美国、在澳洲、英国等等都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这些理念都非常的重要,原来我们不知道,原来景观设计还涉及到水处理。他们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科交叉到一起,我们单个学生怎么学?我们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综合的学科,这个综合学科加上旧的知识和新的知识,所有学科交叉在一起,这样设计出来的效果是综合性的。

编辑:榕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