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最近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他在富阳的另一个项目,富阳西南方向的郊县“文村”的民宅改造。王澍在不只一个场合强调,这个项目是他和富阳当地政府谈判得来的。他转述当时的谈判词说:“除非让我改造文村,不然我不接富阳三馆的设计。”
文村的改造被王澍称为一个“乡村城市化”社会试验。显然,他的兴趣不只在建筑。他在文村的新村重新设计了 24 栋楼房,这些楼房简洁硬朗,去除了乡村别墅通常带有的“美式田园风”,并带有王澍认为中国人生活必需的院子。但现在,王澍发现,一些村民搭上玻璃,把院子重又变回了一间房,而城里去的装修公司,则“想要在那儿大干一番”。
王澍无法阻止这些事的发生。他比较了这场社会试验和公建项目之间的区别:
“我做三馆只有一个甲方,做文村,有一百个甲方。非常麻烦。你需要有点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心态,才可能去做。如果是以一个设计美术馆的建筑师的心态,根本没法儿面对。”
“就看你怎么用他们”
大多数时候,建筑师王澍都能成功说服政府这个甲方。在宁波美术馆馆动工前,规划部门认为公共建筑前一定要有大广场,但王澍还是让管城建的领导对他的“大院落”设计点了头。2004 年确定了宁波博物馆的方案之后,业主对瓦爿墙一直存有异议。但很快,王澍就让“业主、监造单位和施工公司都感染在一种新创造的激情里。”
等到宁波滕头案例馆的时候,“宁波的领导就要求必须用博物馆成功的瓦爿旧砖和竹模混凝土”。
这些故事被记录在王澍最近出版的新书《造房子》里,这本书是他过去十多年的旧文集结。
在富阳三馆开幕式结束的当天傍晚,王澍的太太陆文宇听说,富阳美术馆将会改名为杭州市美术馆。一位政府官员在参加了开幕式之后做了这个决定,这意味着,这座美术馆可以在更大的领域发挥影响力。
陆文宇某种程度上是王澍的代言人和经纪人,她大笑着说:“喏,有点时候政府还是会做好事的,就看你怎么用他们!”
在得知这件事后,一位富阳本地的美术馆员工对陆文宇连连作揖,说,富阳有福气了,你为富阳做了大好事。言下之意是富阳会因为这些房子而变得出名,而名声也许会带动更多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切,终将归结于王澍心怀警惕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