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中国情人节义乌遇冷 近九成老外不过七夕节
市场动态

中国情人节义乌遇冷 近九成老外不过七夕节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茵 日期: 2009/8/25 10:31:08
流水聆听相思语,折柳相送待七夕。后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也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但是,相比西方情人节的走俏,中国情人节却在浙江义乌遇冷,不仅大约有九成老外不过七夕节,甚至连本土年轻人也淡视这个传统的节日。

中国园林网8月25日消息:流水聆听相思语,折柳相送待七夕。后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也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但是,相比西方情人节的走俏,中国情人节却在浙江义乌遇冷,不仅大约有九成老外不过七夕节,甚至连本土年轻人也淡视这个传统的节日。

罗伯特来自美国,身边的翻译陈月娥告诉记者,罗伯特已经在义乌工作了四年,会讲“蹩脚”的汉语,并且自称对中国文化“略知一二”,但对于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罗伯特却表示“不准备过”。“身边的中国朋友告诉我,过几天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但是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活动;认识的一些其他国家的朋友,也没有要过七夕节的,没有什么氛围。”

不过罗伯特表示,身边仍不乏对中国情人节感兴趣的外国人。“毕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身边有个巴基斯坦的朋友,对中国文化很着迷,他好像已经预定了鲜花要送给女朋友。但是,像这样的外国人,我想应该只有一层左右吧。”

不仅大多数老外对中国情人节“不感冒”,近几日,记者随机采访了义乌街头的一些本土年轻人,大部分人也表示,并没有为七夕安排特别的节目。

“虽然知道星期三是七夕,但因为不是周末,不可能有时间安排活动,”在义乌一家玩具工厂工作的陈先生表示,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和他们一样,选择平淡地渡过中国情人节,“其实在一起每天都是情人节,不必刻意去走形式。”

对于本土情人节遇冷现象,部分市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流失是“罪魁祸首”。虽然在义乌做外贸生意的朱先生也不过七夕节,但对此他却有不同的看法:“节日不放假,没什么时间来庆祝也是遇冷的原因之一。”王先生认为,西方的情人节之所以在中国“大行其道”,这与2月14日一般是春节前后,大家比较空闲不无关系。
 

推荐阅读:

厦门:8座人行天桥月底将进行绿化成空中“花廊”(图)

七夕:当“牛郎织女”遇上“玫瑰和巧克力”

天津:“七夕”将至玫瑰涨价 红色玫瑰不再独当一面

七博会“日照园”基本建成 参展展品也已基本筹备完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芨芨草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