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好技术服务网。通过开展林业科技周、林业科技下乡、十大模式技术培训班等,累计培训林农30万人次;运用全省677个基层公共服务中心,派遣2283名责任林技员,实行联村、联户、联地块,手把手、一对一地指导帮扶,实现林业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
织好科技示范网。以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专业示范村、示范户为载体,建设十大模式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个基地科技示范行动、不定期组织召开现场会等,树立一大批高效集约的示范典型,形成不同模式的科技示范网,已建成示范基地580个。
浙江省林业厅党组成员陆献峰说,示范带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拓展林业产业发展平台,以产生区域品牌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
也就是说,浙江林业正在选择不同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功能要求的区域,开展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以整合提升现代林业园区和林业产业集群。示范区是绿色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建设示范区的目的就是探索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以吸引资源、资金、优质企业、优势产品聚集,推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引领全省现代林业迈向新高。
陆献峰表示,浙江省将对示范区采取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将其打造成建设空间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水平先进、综合效益突出、带动林农致富的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
推进“三创新”,放大致富创富效应
随着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一亩山万元钱”的效应正逐渐扩大。日前,记者在安吉县采访时看到,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竹地板、安吉正源塑木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户外建材、浙江耕盛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竹笋食品,均饱含科技元素,富民效应明显。
永裕竹业针对竹重组材生产中劳动效率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的现状,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攻克了竹重组材连续化生产关键的技术,并研发了相关设备,使竹重组材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建筑和家具领域;正源塑木拥有专利30多项,产品已通过国内外多个机构的检测,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耕盛堂通过技术突破,创新了竹笋保存技术,能让人们在春天品尝到竹笋冬天的味道……
谈及产品进入G20峰会的历程,永裕竹业董事长陈永兴难掩激动之情,连呼“创新”给力。他坦言,公司连着农户,一荣俱荣。
林云举表示,创新是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浙江不断放大科技富民效应,通过创新林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建立起了质量追溯、企业诚信、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林产品安全监管模式,在标准化建设中迈出了重要步伐;通过创新林业“三产”融合机制,加强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新业态,形成了主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在特色化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通过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机制,大力推行林木股份制、林地股份制和家庭林场3种新型经营体系,引导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规模化建设中实现了新的跨越。
浙江的实践再一次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首先是科技创新。可见,只有永远保持创新进行时的状态,创新才能更接地气,才能利于企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持久不衰的生命力,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据悉,“十二五”期间,浙江林业系统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6项,授权专利1010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农村居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3219元。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