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宏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
城东新城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取得了四大成就,成绩突出。对高铁新城进行中期评估在国内是创新,非常有必要。
今后需进一步完善这些关系:首先是互补和对比,在功能上与钱江新城互补,城东作为“综合性次中心”,需要在“综合”和“次”上做文章,通过完善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将城东新城打造为一个大众创业的基地,吸引新就业空间;在尺度上与钱江新城做对比,提倡中小尺度,创建邻里生活或15分钟生活圈。其次是强化地铁站周边开发,培育新增长点,打造重点项目。第三,在强化高铁站快速聚散效率的同时,对新城“慢生活”进行精细化设计,将商业、商务、居住混合开发,真正做到“大气、精致”。
崔功豪(南京大学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这次的评估报告是一个高质量、高层次的评估报告,不仅通过梳理规划和建设,明确其成就和不足,而且通过新理念的建立,对未来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评估报告规划资料丰富,调研深入;有效地运用了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提升了评估和分析的科学性,充分运用了高铁新城的对比,进而明确了城东新城的特点;注重效率分析、机制分析、投资成本分析,这也是当前评估上的重要方向。
城东新城未来发展应放在杭州发展的大框架下,利用东站枢纽的特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城东新城应做好为本地市民服务的配套工作。
谭纵波(清华大学教授 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
中期评估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规划建设各层面进行了系统评价,以新技术作为支撑,运用大数据,在传统定性评估基础上定量化,同时此次评估内容还涉及城东新城发展为下一步规划优化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方向。
由高铁站点所带动的城市新区开发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城东新城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所处长三角地区的复杂性,必须处理好杭州与上海等城市中心、城东新城与老城区及钱江新城等区域的关系。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用新视角、新思路重新审视城东新城的定位,以及规划建设的目标。对未来城东新城机会空间的把握与余地的预留,对已开发空间的重新评估和改造,是未来新城不断提高完善的关键。
华晨(浙江大学教授)
报告主题明确,分析透彻,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切实可行,提出的愿景符合客观实际。
过去9年的建设,城东新城取得的成就不仅局限于东站枢纽的建设和9.3平方公里城东新城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拉动杭州东部发展。在规划中需要兼顾东站枢纽转乘便捷外,更需要考虑怎么把人留在城东新城。在打造“高大上”的形象景观品质外,还应注重“低小下”不同人群的需求,处理好增量和存量问题,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也极为关键。
贾生华(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中期评估十分必要,报告在调研基础上对城东新城建设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的转型升级策略很有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因为当前社会环境、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使高铁周边地区商业价值较传统铁路周边商业价值相对降低了。城东新城建设是以东站枢纽为核心,正值此次城东新城中期评估之机,研究高铁新城发展模式,探索发展规律,寻找应对方式,解决好高铁站与城市的关系。高铁站带来人流资源,但这人流量都是“快进快出”,如何让人留下来,我非常认同评估报告中提出的打造目的地,打造吸引人流的集聚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从轴线转向网络状,给杭州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从杭州都市区产业和功能分工,结合需要梳理城东新城与其他城市中心的关系,完善城东新城的功能定位。
袁锦富(江苏省规划院总规划师)
建设九年之际,系统评估非常必要。高铁新城热后的冷思考,对原有规划建设进行客观回顾分析,有利于规划的完善和开发建设的理性。评估报告思路清晰、方法科学、分析客观、结论可信,既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不足,针对挑战和机遇提出了转型策略,对下一步城东新城的规划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接下来,要进一步分析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中心体系,综合确定新城中心的功能定位、规模和服务范围,与新城服务人口相匹配;进一步梳理高铁站点地区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优化站点地区的功能布局。做好站点地区及新城中心的空间布局与交通衔接,加强慢行交通组织。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注意居住空间的集聚性和城市中心高端功能的滞后性,居住空间应当依托现有基础。从城市和高铁发展阶段考虑,应预留高铁衍生功能的空间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陈伟明 (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在城东新城建设9年之际,开展中期评估工作很有必要。本次评估报告利用大数据,收集资料翔实,评估思路清晰,提出策略很有价值。
深入剖析近九年来城东新城发展的宏观背景,如金融、产业、房地产等,有利于发现过去发展的环境,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将城东新城放在杭州市全市空间格局中,寻找与其他次中心的差异,凸显城东新城的优势很有必要。我非常认同评估报告提出的:“城东新城定位应从城市驿站向城市目的地转变”。如何做好目的地文章,使城东新城真正能吸引人们到此消费、居住、工作、娱乐。上海虹桥辐射的是长三角区域,城东新城需要承接服务长三角区域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服务浙江省。为此,利用城际之间交通可达性优势打造好生产性服务性功能。做好东站内零换乘同时加强站房与城东新城内其他区域联系,形成500米到1000米步行区域内形成畅通、便捷、连续的交通网络。东站站房尺度大,站房东西两侧隔离严重,除了目前通过地铁、下穿隧道连接东西两个区域外,城东新城的下一步规划优化提升需要注重东区域对外联系便捷、西区域与市中心联系紧密特点。
黄文柳(杭州市规划院副总规划师)
这次规划建设评估的意义是非凡的, 既解决当前发展困惑,同时也指导城东新城下一步开发建设。
下一步城东新城规划提升中首先需要进一步研究城东新城的定位,处理好站房与新城之间的依托关系,东站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块的关系,东站地区与长三角铁路沿线城市的关系。
其次要进一步思考政府、市场之间如何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明确各自所承担的作用和职能,做好多元化功能引导,如旅游、商业等;时序上,考虑好关键节点和区位价值如何发挥,怎么留白,空间怎么安排;政策上如何强化市场的发展和政府的调控作用。
推荐阅读: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