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景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景区,节假日虽然人流量多,但也比较平稳。”灵隐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为游客指明方向,及时疏导,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多年来,管理人员一直凭经验对游客进行引导和分流,同时加大安保和管理力量。
为了防止人流过于密集,一到节假日就会人多的时候,景区管理人员和保安们会拿上扩音喇叭,站在人流密集处引导游客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会拉上一些分隔警戒带,疏导游客一边进、一边出,防止人流对冲。一旦出现人太多的情况,景区马上对人流进行疏散。”工作人员举例说,比如在去年的腊八节,灵隐寺的领粥场面就很井然有序,进口、出口明确分开,在领粥点附近设护栏,引导大家排队进入。一排排整齐码好的“水马”围栏划出好几个区域,并有安保人员维持秩序,让大家领到了粥就往外走。
不过,记者昨天从杭州市佛教协会了解到,今年腊八节当天,出于安全考虑,杭州各大寺庙都将取消寺庙里的集体免费送粥活动。
不过腊八粥还是会做,只不过领取的方式不一样。杭州市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怎么个送法会等今天开会商讨后确定下来,再对外公布。
乌镇
一旦察觉游客过多就会停止售票
去年黄金周,嘉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数近50万人次,10月4日,单日游客数就接近10.5万人次。可是,对于一个日常平均客流量2万多人次的乌镇来说,真的可以接纳10万的客人吗?
江南小镇,街路不宽,游人一多,便很容易拥堵。但交错横织的街道布局却方便了分流方案的实施。
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许红解释,“节假日高峰时,我们会设置不同的游览路径,尽量保证路线的进出单向,并让工作人员在各个岔路口等进行引导,分流游客到不同的景点观赏。”
“其实,听上去单日10万人次的客流量有点吓人,但其实仔细想想,这10万人并不会同时出现在外面的街道上。”许红说,“乌镇有许多茶馆、民宿、酒店,很多休闲娱乐的设施,不少游客都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开始和乌镇的相处。”
“并且近年来,乌镇的游客量是逐年稳步上升,有着较稳的增长幅度,这对于景区管理来说,可以做到好的预判,制定较为成熟的应急预案。再加上乌镇景区规划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而每年黄金周,乌镇都会发布应急预案,其中,如果一旦察觉游客过多,就会停止景区售票。而一些景点也采取预约参观的方式,设置了预约时间段和预约电话、预约网站,确保客流量。
江郎山
坚决控制游人数量,每天最多3000人
2010年,江郎山景区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申遗成功后,位于衢州江山的江郎山带来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每年节假日以及免费开放活动期间,是景区最忙的时候,甚至一度连预约电话都难以打通,景区不得不实施限量售票和延长优惠活动期的措施。
面对热情的游客,江郎山景区却十分冷静,早在申遗时,就根据相关测评标准,制定了每天3000人的最大接待量。
江山市旅游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周元强说,为了保护景区和游客安全,到了旅游旺季,政府间就会进行多部门联动,加派值班人员,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应急预案。
入口处和山顶是江郎山景区的两大拥堵点。“在入口处,工作人员会积极对上下山人员进行分流,引导游客从不同山路上山;而山顶因其特殊的山地结构,只有6平方公里的面积,一旦上山游客过多,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我们会对游客上山节奏进行把控。比如对进山时间做出最晚限制,以保证景区关门前游客安全下山。”
登山之路不比其他景区,类似一线天这样,又长又窄又险的山路常有,行走其中,难免有安全隐患。因此,景区会对部分登山路段进行提示,告知单向通行,保证游客环行线路通畅。
周元强表示,看到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后,江山市旅游局会根据自身情况,加快落实相关标准举措,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景区环境。
[专家观点]
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很有必要
但更重要的是预警劝导机制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教授卞显红,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对于国家旅游局日前下发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他很关注。
“算出景区最大承载量很有必要,尤其是对黄山、华山、九寨沟、长城、莫高窟、故宫等景区。”卞显红说,有了最大承载量,可以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景区或开放式城市休闲区不能再进人了,这对杜绝像上海踩踏之类的极端事件肯定是有好处的。
“杭州西溪湿地、河坊街等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其实也有必要测定最大承载量,但实际操作中较难把握。”他说,再拿西湖景区来讲,断桥、雷峰塔、灵隐等具体热门景点也需要进行最大承载量的计算,“景区是有高峰波段的,可以对某一时间的饱和人数进行计算。”
“但对整个西湖景区来说,最大承载量很难计算,算出来也没有必要。”卞显红说,西湖景区是由上百个旅游景区(点)组合成的一个旅游综合体,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城市休闲旅游区。其旅游安全问题,应是城市公共管理及危机管理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能力。
“当大量游客涌入,导致严重超负荷接待,之后的应急预案,不仅是景区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情,还涉及到公安、交通等方方面面。”他说,“不能等到大量的游客都涌到门口了,才采取措施,而是要有一个系统、协同、完善的防范机制,在事前就要做出预警和劝导。”
而针对目前大多数景区采取的传统人为引导游客的方式,卞显红认为,目前的确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这确实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比较可行且有效的。
“从门票上来限制不太实际,加大安保力量,拓宽、平衡旅游空间,就当前来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普陀山
电子屏实时显示游客数量
普陀山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发布后,景区相关部门已经按照导则要求展开调研,首先是努力提高景区的最大承载量。
近几年,普陀山游客量增长较快,为接待更多的游客,景区新开放第四大寺宝陀讲寺景区,缓解三大寺的接待压力。同时,腾退老庵堂19处,改造后陆续向游客开放。这样一来,来普陀山的游客就有了更多去处。
此外,普陀山的住宿也曾让不少游客头疼,价格高不说,还往往找不到地方住。景区负责人说,他们已经设立了洛迦驿站民宿管理机构,对全山民宿业进行有序管理并开发住宿资源,新增民宿接待容量5000余张床位。
景区负责人称,他们还计划在景区入口大门及售票区,增设电子显示牌,实时动态显示景区内游客总数和核心景点游客数量,给游客错峰出行提供信息参考。
东极岛
可能增收上岛费
对船票进行实名制售票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认证,可能会对来东极岛的游客以门票的形式,收上岛费。”说起如何在旅游旺季对东极岛的游客量进行控制,舟山普陀区旅游局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计划参照其他景区的做法,对上岛游客收取门票。
因电影《后会无期》的上映,东极岛从一个鲜为人知的东海小岛,变成了一个旅游热点,特别是在2014年,游客总数比前一年增加了25%。
目前,东极岛的游客人数主要是通过船票来控制。平时一天一趟船,坐满约400人左右,而到了旅游旺季,比如七八九3个月,一天最多不超过4趟船。如果4趟船全部坐满就是1600人,这个数字差不多就是最大游客承载量了。而且当地旅游局会对船票进行实名制售票,并且对周围的游艇加大整治。
象山影视城
以截流、预告等方式
控制游客人数
和东极岛相似,象山影视城近年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单日超过3万。
近日,象山影视城公布了景区最大承载量为36000人,并同时公布应急预案,当游客数量过多时,将以分流、截流、提前预告等方式控制进景区人数。
最大承载量是根据景区有效可游览面积除以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得出的。影视城内实行电子购票自动换票,电子检票系统每一个小时发布旅游信息,景区电子眼监控系统把控客流量。
在人群聚集时,适时关闭景区内部危险场馆,分散广场区域的人流,保持景区内部的畅通。景区内不仅配备了全程监控设施,还安排保安24小时值班。
推荐阅读:
(来源:今日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