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杭州新一轮城市规划 大江东将成杭州副中心
市场动态

杭州新一轮城市规划 大江东将成杭州副中心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日期: 2015/1/19 10:35:13
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体制机制创新为大江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按照浙江对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最新定位,每个产业集聚区将主攻一个主导产业,作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区……

该方案也提出一个“中央智慧谷”的创新概念。根据规划方案,在江东大道北侧,依托东西向生态廊道,将规划大江东“中央智慧谷”,由西往东,相继布局创智教育、文化创意、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功能,提供科技智力服务,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大江东形象展示及最具特色的综合产业创新、服务区块。而大江东的产业园就环绕在“中央智慧谷”周边。

另外,该方案也提出建设由“一带、一廊、五轴、三区”构筑的生态系统。其中的“一带”指的就是沿江生态片区,包括限量访问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农庄、郊野公园等。

专家点赞:

“我们讲生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这个方案在绿色发展上做得很好。接下去可以把规划做得扎实一点,好一点,期待能引领全国的绿色发展,为我们下一轮新常态、绿色发展做榜样。具体而言,关于产业和产业业态的调整,还有一些生态因素、水的因素、航空港的因素,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把这些要素再关联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究竟是什么样的产业,才是适合我们未来要植入的产业。”——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教授顾朝林

“这个设计方案强调两个字,一个是“智”,一个是“制”,这个战略强调智慧新城、智慧园区,两个“ZHI”在这里演绎成一个带状的中央智慧谷,我觉得这个创意非常好。另外,该方案也充分考虑了拆迁成本。”——上海同异城市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疏良仁

“它的核心区位于江东大道的两侧,可以形成南北两个中心,北中心基本上是所谓的创意谷、智谷,为企业、工业生产服务。南中心基本上为生活配套服务,而且整合了城际轨道站点,我觉得这个还是不错的,横跨南北向的布局还是可以的。”——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副主任蔡云楠

【专家建言】

“大江东的定位、地位、作用,我觉得要进一步做重头分析。我觉得大江东不能仅停留在杭州,现在全国都在观望,不知怎么转型、怎么选择,因此我非常期望大江东将来能起重要作用。”

——王静霞国务院参事、原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

“日本北九州不是创新中心,但全世界70%的机器人在那里生产。作为杭州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大江东能不能朝这个方向做,这非常值得研究。”

——顾朝林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教授

“未来钱塘江海塘可能会成为新的申遗主题,作为曾经的围垦,大江东应该对海塘再多一些研究,特别在形成地域文化时,更要引起关注。这也涉及到大江东的区域形象。”

——顾浩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

“作为杭州的新区,大江东规划要有国际视野和标准,首要一点就是生态和环境上的保护。”

——Peter Kindle SOM建筑咨询有限公司规划总监

“大江东空间规划上采用了组团概念,这就要考虑一个问题,组团通过什么模式来整合?如果组团在空间上过于分离,基础设施的投入会比较大而且不利于形成今后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

——杨建军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

“如果仍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方向,那就业量是非常有限的,它只是延续了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对大江东来说,一定要走向新城的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的多元性。”

——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交通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产业集聚、职工集聚,就是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人气从哪里来,内部空间的走向是怎么样的,这是规划的前提。否则,就难以决策。”

——陆锡明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

“大江东的城市规模,最好从生态底线的角度去研讨一下。现在整个区域大部分是基本农田,到底近期搞多大规模?我觉得100平方公里左右可能合适点。”

——蔡云楠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副主任

“未来的大江东定位到底是杭州的大江东,还是绍兴、海宁等周边区域的大江东,还是整个杭州湾的大江东,这需要专题研究。”

——疏良仁上海同异城市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大江东核心区的选址策略,一定要考虑未来人流的走向,跟其他城区的互动关系、现有的城市基础,还要很好地跟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挂起钩来。”

——汤海孺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深化完善意见】

1、对发展定位进行深化研究。

2、深化对创新引领的路径分析,提出实施创新对策。

3、进一步核定发展规模,包括中心区规模、中长期规模,建议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4、进一步树立生态底线,循环产业园的可行性做进一步研究。

5、进一步完善深化水系绿廊。

6、梳理综合交通,尤其深化对外交通分析研究,包括与主城区、与萧山区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建议做进一步专项规划研究。

7、综合考虑建设经济成本。

推荐阅读:

四川南充:园林部门启动通风林带规划设计工作

我国将分三类打造20个城市群 规划已开始编制

重庆:将生态理念融入规划 让城市显山露水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勾勒未来区域空间

(来源:杭州日报)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