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城市内涵——保护文物古迹传承历史文脉
走进紫阳街,映入眼帘的是平整悠长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店铺牌坊,雕梁画栋的屋顶飞檐。每一根廊柱,每一扇窗户,每一个飞檐,都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古韵。家住紫阳街371号的戴祖淼一家,就曾入选6户最“浙江”家庭,“入住”上海世博会。
“紫阳街是临海千年古城的文化血脉,是千年古城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核心部分,既保持了明清建筑的历史风貌,又较完整地构成了一条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临海市领导说。
紫阳街横贯全城南北,长1080米,两侧特色店铺林立,古城保护专家认为,临海紫阳街的改造是临海老城区保护的一个典范。
为保护紫阳街古建筑,临海市邀请同济大学阮仪山教授进行设计,并先后投入15亿元进行抢修,恢复了历史风貌,盘活了沿街特色商铺和老字号商铺,使“山水秀丽古城,形制严谨府城,明清繁华商城”的历史格局得以重现,恢复了老街区“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深宅大院”的传统建筑特色,使千年文脉得以延续,历史风貌不断还原,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沿街的原住民还开出店铺,麦饼、麦油脂、羊脚蹄、肚脐饼等传统小吃铺随处可见。
台州府城墙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府城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城墙长4670米,有4座城门,还有4座完整的瓮城。台州府城墙能保护下来非常不易。上世纪90年代,临海市在建水果批发市场时发现了古城墙遗址,市政府获悉急令停工,并斥巨资予以保护。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临海把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修缮台州府城墙、紫阳街、龙兴寺、戚公祠、台州文庙等,台州府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紫阳街成为全省第二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紫阳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临海成为全国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县”。
同时,临海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市民“出门能闻书香,屋外就有广场”。临海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推荐阅读: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