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水”专家齐聚杭州 为杭城的“水”把了把脉
市场动态

“水”专家齐聚杭州 为杭城的“水”把了把脉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日期: 2006/5/10 9:53:39
    浙江园林网5月10日消息:昨天上午,“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国内外诸多“水”专家齐聚杭州,好好为杭州这个城市的“水”把了把脉。

    人工湿地成了“生物滤镜”

    杭州因湖而名,并在全国首创了采取全封闭、长距离管道输送的水下隐蔽作业,保护了西湖水域的自然环境,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金相灿指出,目前我国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情况相当严重,西湖也不例外。   

    20世纪60年代以来,杭州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负荷的加重,加速了西湖的富营养化过程,因此有关部门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修复保护举措,其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工程得到了金相灿的高度评价。

    长桥公园建成后,许多游客都喜欢把它叫做“小西溪”,公园里种植了菖蒲、莲、苦草等,这些水生植物不但具有独特的观赏性,由它们组成的人工湿地系统就像一个生态过滤池,能吸收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也寄居着众多的异氧微生物,从而改善西湖的水质。

    金相灿建议其他城市的景观湖泊也借鉴一下西湖的做法,在溪流的入湖口,结合园林景观建立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有效地削减溪水中的氮、磷等营养负荷后再流入湖泊中。

    高价建绿只会得不偿失

    高价建绿是许多城市都遇到的问题,杭州也曾引进了不少价格昂贵的树种,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到会的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城市绿化不是“花瓶”,过多引进名木势必将毁掉大片老树,不仅要花大价钱,同时也会影响原有的生态环境。衡量一座城市的绿化生态环境,并不是看有多少名贵花木,而是要看整个绿化面积,城市花木越多,越能净化空气。

    和城市的水环境一样,绿化作为一种生态资源,也要讲究可持续发展,不能一味追求新奇高档,这样的高价建绿只会得不偿失。

编辑:木麻黄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