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雕塑家叶庆文:让观众看得懂才是好作品
市场动态

雕塑家叶庆文:让观众看得懂才是好作品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马黎 日期: 2012/11/2 11:01:3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美院绘画系和雕塑系基本练习用的石膏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气质和形体结构,1953年开始,叶庆文亲手制作解剖头像。这些头像、胸像和人体,制成石膏像后,成为了全国美术院校的课堂教具,还流到国内外市场……

【鲁迅像】 把性格反映出来是最难的

提到当下的雕塑创作,叶庆文那双弯弯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咕噜圆:“我不客气地讲,雕塑不能乱来,不要一味学外国!”

记:人物雕塑,在普通人看来,像不像很重要。您觉得创作中,最难的是什么?

叶:雕塑比画画难得多。画画,一天可以画一张,可雕塑,一天连架子都还没搭好。

我们常说雕塑最重要的是,神形兼备,先有前面的“神”,才有后面的“形”。

首先你得像他,才能刻画形象。怎么叫像?就是一股神,要把性格反映出来,这是最难的。

程曼叔先生说,要从里面做出来,也是这个意思。不能只看表面,看到高一点就做高一点,看到低一点就做低一点,这是依样画葫芦。雕塑要从理解对象出发。

记:您能举个例子吗?

叶:我做过一个鲁迅坐像,要反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性格。可是鲁迅本身很矮,只有1米61,如果按照他的身高去做,肯定不好看。

为了比例匀称,我适当把他拉长,即使坐着,看起来也是挺拔、有力的。雕塑中的变形,变多少,怎么变,都要服从主题的表达,符合理趣。

记:如今的雕塑创作,似乎表现现实和生活的越来越少,很多人觉得抽象、看不懂,您怎么看?

叶:现在社会上创作的雕塑作品,归纳起来就是具象和抽象两大派。有的人认为现实主义创作落后、过时了,要“创新”,搞“抽象”。但很多所谓的“创新”作品,是把外国已经去掉不要的形式捡来“创新”,这样的艺术家,是最没出息的。

我在西班牙看到,一张白纸,就是一张画,抽象到底了。

艺术不能乱来,我们不能单纯跟外国学抽象。艺术,走到最后,还是写实的,还是归于现实主义。不管是雕塑、绘画,艺术首先要解决为生活服务的问题,要掌握从生活到创作的基本规律。要人们看得懂,要对人的生活有意义,才是好作品。

有一次,我问一个艺术家,你想表现什么东西?连他自己都讲不清楚,还怎么让大众欣赏?

推荐阅读:

2014青岛世园会国际雕塑大赛正式启动

台州植物雕塑园月底开工 总投资6.8亿工期5年

苏州金鸡湖畔“裸女坐椅”景观雕塑移走了事?

41幅城市雕塑精品国庆期间亮相山城张家口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三叶草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