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萧山花木业为什么会枝繁叶茂 群英现场找奥秘
市场动态

萧山花木业为什么会枝繁叶茂 群英现场找奥秘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毛长久 日期: 2006/3/3 13:52:19
    浙江园林网3月3日消息:昨天,第三届中国花卉产业高峰论坛在萧山区开幕,来自全国花木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坐到了一起,在一张不设限的开放式圆桌上,知识交流,观点碰撞,一起为花木业的前景把脉。

    现象萧山花木“逆势而上”

    去年,绿化花木在全国范围内销售量下降,销售价格回落。而萧山花卉苗木却实现了产销两旺,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值比往年增加8%;花木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比前一年增加6%,销售量增加16%。

    观点

    蒋金梁(萧山区副区长):萧山花卉苗木生产者,从只顾生产或“跟风”生产的简单劳动者向主动寻找市场、适应市场的现代农民转变。区内,萧山花木产业界,每年引进新品种在20个以上;一年招聘大专院校毕业生100多人。区外,走南闯北的苗木经纪人,既有庞大的用户群,又掌握着较为全面的供货源,具有较强的配送能力。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都有萧山人办的苗圃,承接各种绿化工程,包括抓住了奥运商机。

    现象业内“怪圈”须突破

    花木业内尚存在着质量、创新、人才等方面的发展怪圈。比如,花木产品优质不优价,创新高投入的结果不能给创新者带来丰厚利润,“职业经理”、“职业专业技术专家”群体较小,跳槽变动频繁等,形成了诸多发展怪圈。

    观点

    郑勇平(浙江森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卉产业基础投入大,因此国家要给予基础性建设扶持,如温室、灌溉、设备等,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花卉企业新的经济评价体系,如现金流、速动比;专业设备的保险和抵政策刻不容缓。同时应鼓励花卉企业从事连锁和流通。

    现象花木出口已成“瓶颈”

    到2005年止,我国花卉产品只有一亿多美元,仅占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3.6%,我国花卉产品出口额与我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称号极不相称。

    观点

    罗宁(中国林木种子公司副总经理):直接原因包括了缺乏新品种保护意识、栽培标准不一、包装水平低下等,间接的还有基础设施不配套、国外的关税壁垒、通关水平等因素。政府应将花卉产品纳入农产品的范围,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降低花卉种苗公司出口门槛,现在从事花卉种子苗木进出口的公司要1000万的注册资金,这不利于花卉业的出口,应降低注册资金额。

    相关新闻

    郑勇平入选全国花卉企业十大新闻人物


    昨天的中国花卉产业高峰论坛上,2005年度“全国花卉企业十大新闻人物”揭晓。来自我市的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榜上有名。

    据介绍,郑勇平对于行业的贡献在于,他牵头组建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制种业企业,并率先在业内提出“工业化改造、标准化定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了“产销分离”、“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运营模式。

    郑勇平毕业于浙江林学院,后留校任教,其间有多项成果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奖。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级高工,并被列入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库”。他还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科委、省林业厅攻关课题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曾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

    1995年,浙江省林业厅把他调入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担任站长。在随后的几年里,郑勇平先后主持建设了“浙江省花卉生产中心基地”、“浙江花卉市场”和浙江省五大种子种苗工程之一的“花卉林木种苗工程”等许多项目。2000年,他负责牵头组建浙江省种业史上第一家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如今他经营的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仙客来”生产企业,被业内人士誉为我国花卉业的“航母”。

编辑:木麻黄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